派利文庫
派利文庫
讓時間變得更高效
更新日期:2020-10-30 閱讀:1518 次
人生最寶貴的兩項資產,一項是頭腦,一項是時間。無論你做什么事情,即使不用腦子,也要花費時間。因此,管理時間的水平高低,會決定你事業(yè)和生活的成敗。如何讓時間變得更高效?
一、明確目標
在人生的旅途上,沒有目標就好象走在黑漆漆的路上,不知往何處去。美國的一份統(tǒng)計結果顯示,一個人退休后,特別是那些獨居老人,假若生活沒有任何目標,每天只是刻板地吃飯和睡覺,雖然生活無憂,但他們后來的壽命一般不會超過七年。
在做任何事之前,都要先認清方向。有目標才有結果,目標能激發(fā)潛能。隨波逐流,缺乏目標的人,永遠沒有淋漓盡致發(fā)揮自己的潛能。
二、制定計劃
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曾說,“99%的管理活動的失敗都與事先沒有計劃或計劃錯誤有關。” 有了計劃,就不會貿然行動,不會拖拉和冒進的現象。在每月初列出達成目標要做的事情;每一個星期天列出下周要完成的事;每天晚上列出第二天要做的事情。由于工作能夠有計劃地進行,自然也就能夠看到這些工作應該按什么次序進行,各哪些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工作。
三、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
處理事情優(yōu)先次序的判斷依據是事情的“重要程度”。所謂“重要程度”,即指對實現目標的貢獻大小。急迫的事很容易被誤認為重要的事??墒窃诙鄶登闆r下,愈是重要的事偏偏不緊迫。例如參加管理技能培訓、向上級提出改進營運方式的建議、培養(yǎng)接班人等等。如果我們按事情的“緩急程度”辦事的話,不但使重要的事情的履行遙遙無期,而且經常使自己處于危機或緊急狀態(tài)之下,最大的惡果是原本重要不緊急的事必然會轉化為重要又緊急的事。
四、合理安排時間
由于要完成的工作越來越多,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可能無法全部完成,這時候就需要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,對工作任務進行時間排序,把大部分的工作時間(65-80%)聚焦于重要不緊急的工作,創(chuàng)造更高的價值和生產力。用你80%的時間來做20%最重要的事情。集中精力在能獲得最大回報的事情上,而不要在瑣事上花過多的時間。因為就算你在瑣事上花了80%的時間,你也只能取得20%的成效。所以,你應該將時間花于重要的少數問題上,因為掌握了這些重要的少數問題,你只需花20%的時間,即可取得80%的成效。
五、充分利用瑣碎時間
生活中有許多零碎的時間很不為人注意,其實這些時間雖短,但卻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做一些事情。比如等車/上廁所/走路/排隊的時間可以用來思考下一步的工作,打電話、看書、收聽學習課程、翻翻報紙乃至記幾個單詞。上下班途中,午飯后,排隊時,這些都是常被忽視和浪費的零碎時間,不要小看它們,利用它們來聽CD、背單詞、打電話,積累起來,小時間一樣能創(chuàng)造大價值!
六、立即去做,今日事今日畢
拖延決定或行事緩慢是非常危險的習慣。拖延會使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。“寧搶今天一秒,不等明天一分?!卑盐宅F在,抓緊時間,馬上行動,讓今天的每一秒都創(chuàng)造價值,絕不拖延,也不坐等明天,因為你在等待明天的時間時,你正在浪費今天的時間,這樣,永遠等待明天,你永遠在浪費今天。時不我待,不要拖延,立刻行動。
大凡能夠在事業(yè)上做出卓越成績的人都是時間管理的專家。要讓時間變得更高效,你必須拋棄陋習,引進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,包括要訂立目標、妥善計劃、權衡輕重、分配時間、充分利用瑣碎時間和立即去做等等,減少時間的浪費,有效達成目標。